撰寫:吳姈潔
【前言】萊夏是確立「木管五重奏」形制,並將木管室內樂帶入輝煌年代的作曲家。他寫下二十四首木管五重奏,十九世紀前半期曾深受歡迎,但他並未獲得應有的重視,以致於今日整個音樂界仍對他感到陌生。在他創作一系列木管五重奏的作品之前,管樂室內樂尚未得到重視。當時萊夏結合了巴黎音樂院技藝超群的五位管樂教授,從他們身上探尋每種管樂技巧上與表情上有待發揮的可能性;嘗試結合這五種樂器在音色、音域上的融合與變化,並將他所學源自維也納古典樂派的紮實室內樂作曲法,應用在這二十四首木管五重奏之中,使這些作品具有嚴謹密實的架構、內容。在這二十四首作品中,創作手法以及風格上也都相當類似,兼具了聲部與聲部間平衡的同時也強調出炫技的光輝燦爛效果,各種表現手法被安置地井然有序,整個音樂因而顯現出變化中富於統一、繁複而清晰的特質。

  【樂曲解說】    

萊夏於1811-12年間完成作品八十八之二的《降E大調木管五重奏》,他在創作這首作品時已能掌握各種樂器的特質,讓它們發揮各自的特性,彼此交談或相互競奏。萊夏在他的《自述稿》中提到,他是在經過第一次嘗試的失敗之後,花了許多時間去研究這五種管樂器的特性,最後才找到他所要的效果。他充分地讓這五種樂器在低、中、高音域間自由奔馳,並做出種種技巧上或表情上的變化。而作品中不同主題層出不窮的展現,以及不同樂器交互呈現的炫技樂段,除了製造出熱鬧活潑的氣氛外,也證明萊夏成功地在這五種樂器之間建立了平衡感。

第一樂章:緩板—中庸快板  Lento-Allegro moderato

在這個具有慢板導奏的奏鳴曲式(sonata allegro form)樂章中,尚可感受到維也納的遺風,音樂顯得較為穩重、矜持。樂曲開始是一段揭幕式的音樂,接著才由巴松管的獨奏將樂曲帶入呈示部的演奏,而由第一主題發展出來的炫技樂段也為呈示部的音樂增添了豐富感。發展部的音樂則被注入了進行曲風,並由不同樂器交互對談的方式演奏著主題旋律。隨著音樂的前進,在接近結尾處則越發緊湊,令人隨之屏氣聆聽,樂曲就在這熱烈緊湊的氣氛下結束。

第二樂章:小步舞曲:快板 Menuetto: Allegro

在四樂章的奏鳴曲架構裡,小步舞曲通常被置於第三樂章,但也有與第二樂章對調的少數例外,而萊夏的這首小步舞曲就是一個例子。萊夏的小步舞曲多半具有詼諧曲般快速、活潑、緊湊的特質,他也經常在形式與手法上尋求新穎的方式,以脫離傳統小步舞曲太規則的呈現。不過在他這首早期的作品中,除了已具有他快速緊湊的特質之外,形式上還未見多大改變。這首小步舞曲的主段(Menuetto)較為長大,也保有小步舞曲原本之性格;中段(Trio)則較短小,並由低音聲部製造出較為緊湊的節奏形態,音樂最後按照慣例回到主段做結束,是一首形式標準的小步舞曲。

第三樂章:稍行板 優雅地  Poco Andante- Grazioso

此樂章以多段落的樂段構成,中間出現的兩段不同樂段,與以第一段音樂為主體的變奏樂段彼此連接起來。在各段的變化開展之間,每樣樂器輪番上陣,展現各自獨特的表情與技巧;各段變化的音樂所表現出來的不同性格,也讓此樂章顯得格外豐富、多變。

第四樂章:終曲:快板  Finale: Allegro

萊夏在終樂章賦予了熱烈的生命力;主題的多樣化、炫技樂段的花俏艱難,再加上極快的演奏速度,使整個樂章具有光輝燦爛的效果。每個樂器如同好友之間融洽的對談,你來我往之際亦無太明顯的主屬之分,這種簡單、單純、亮麗的特性,正是受到巴黎室內樂風格之影響,而有別於維也納的繁複與多變,這樣的風格也成為萊夏在室內樂創作上的特色之一。全曲便在這種音樂語法自由以及充滿亮麗效果的氣氛下結束。

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pocoapocoor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